不过……清官难断家务事。您可得考虑清楚了,这老脸值不值得豁出去。您也听见了,乾王殿下屈尊降贵要给您贺寿,可别把喜事办成了坏事。
这小福丁儿虽跟着英哥儿进城了,不过乾王殿下既然拨了他到英哥儿身边,自然是知晓我欲分家的打算。殿下是个什么态度,想来您老比我们多吃了几十年盐,当是想的明白……”
杨氏越听面色越是精彩,心念几转,忽然呵呵笑起来。
她听着谢氏直呼庶子全名,只当这其中是嫡庶之间生了龌龊,又想那个素未蒙面的嫡孙李承铭还是个立不起来的毛头小子,心下不无痛快。
她是知道李子昌有多看重庶长子李锵的。
谢氏在她面前再能耐又如何,还不是在庶子身上栽了跟头,急巴巴地打起了分家的主意。
就算谢氏膝下多了两个嫡子女又如何,还不是棋差一招?
再对比她将三个房头的庶子压得死死的“成就”,当下就忍不住大笑出声。
“好,老四媳妇,这回是我低估了你的毒辣,连亲生女儿都能当棋子利用。”杨氏笑够了,端起茶盏啜了一口,恢复了往日镇定,慢慢道,“你要分家可以,除了殿下亲来贺寿之外,且说说你还能给出什么条件,我好衡量衡量?”
贪心不足的死老太婆。
谢氏腹诽归腹诽,却是早算到杨氏的鬼精。
当下也不含糊,公事公办道,“我答应过族里和另外三房什么条件,想来您事后也不难查到。到您这儿也一样,每年该孝敬的一分不会少,无论是您还是族里有事,我们四房也不会不管不顾。
再多的却是没有了。您这儿分家走的是公公生前清算的公账罢?四房也一样,往后给您的族里的,也只会从公账走。这点就算是老爷来,也是一样说法。
早几年汪公公代乾王殿下给您’转达’过几次话,族里族外多少有点闲话,如今但凡殿下一露脸,您这面子里子就找回了一大半,将来您真成了殿下的亲家祖母,还有什么旧事揭不过去的?
这笔帐如何算,您老该比我清楚。您要是还不满意,那我也没办法了,少不得要请殿下做主,亲自和您老谈一谈。”
她拿话唬杨氏。
杨氏却不敢冒险。
谢氏了解她,她也同样了解谢氏。
闻言故作姿态,假作沉吟了一会儿,才冷声道,“我信不过你,你白纸黑字写下来,我们各自留存一份。你干脆,我也给你个痛快话。英哥儿受伤的事,不关你和我、也不关钱婆子的事。
都是七姨娘居心叵测,起了贪念主使的。这事族里必定过问,你只管当你的’受害者’,由我出面说道。
但七姨娘和彩琴不能打杀了事,死了才叫说不清。且让她们去家庙待着,至于分家的事……你且等几天,我不会让你白跑这一趟,也不会让你再多在族里耽搁。”
事情既成,她一旦权衡清楚,就懒得再看谢氏在她跟前碍眼。
而七姨娘自己犯蠢,她只觉又恶心又羞恼,如今把人弄走,能不能有重见天日那天,全看她心情。
也让三老爷和三太太晓得,想借分家脱离她的掌控,没那么容易。
只要她不死,那三房人就别想摆脱她这个嫡母。
话说得爽快果断,倒像杨氏平日的作风。
老太婆心态倒是调整得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