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嫔娘娘驾到~”
“来啦来啦!芳嫔来啦!”
“快去看看快去看看!”
天色渐暗,延禧宫已聚集了不少嫔妃、贵人。
听闻方如眉来了,她们争先恐后往门外跑。
倒不是欢迎,而是想看看这个当了一年尼姑的方如眉此时是什么鬼样子。
“嫔妾见过欣贵妃~”
“妹妹到啦,快进来!”
“多谢贵妃~”
一身绣梅宫袍,外披一件青蓝色斗篷,雪夜中的方如眉正如苦寒中盛放的梅花一般,清瘦的脸颊不仅不显得脆弱,反倒满是坚毅之感。
仪态万方,不卑不亢,看热闹的嫔妃们失望极了。
方如眉还是方如眉,那张最讨皇上欢喜的脸蛋,又回来了。
“嫔妾见过淑妃娘娘~见过婉妃娘娘~见过丽嫔娘娘~”
嫔妃一大堆,方如眉一一与之招呼,哪怕是地位不如自己的贵人也没有落下一个。
小小说过,得先苟住。
“妹妹,这一年苦了你了。”
“多谢淑妃娘娘挂念。嫔妾不苦,倒是劳烦众姐妹们照顾皇上了~”
“哪儿的话,回来就好。”
“是~”
“快进屋,屋里暖和~”
“是~话说欣贵妃好生利索,上午摘下的梅花,这时竟有佳酿可饮了。嫔妾真是好福气,赶上了~”
“哎呦,妹妹快别贵妃长贵妃短了,这又没外人,叫姐姐~”
没外人?对方如眉来说,这一屋子全是外人。
后宫一众嫔妾大抵可分为三派。
一派是皇后娘娘的“粉丝,一派是欣贵妃的“迷妹”,还有些年纪大的妃子、不得宠的贵人自成一派,见风使舵,谁得势就跟谁贴贴。
今晚来参加欣贵妃品酒大会的,除了大部分欣贵妃的“迷妹”,也有淑妃娘娘这样的皇后“粉丝”。
想来也是因为白日禁足之事,听到风吹草动的皇后“粉丝”们也得谋划着是否要“粉转路”了。
“妹妹快坐!给我们讲讲那静怡寺修行!”
“啧,婉妃你也真是的,妹妹刚脱离那苦寒之地,你却再次提起,这不是揭妹妹的伤疤嘛!”
“嗨,淑妃娘娘真是误会了,我绝无此意!无非姐妹闲聊找个话题罢了!”
“我倒是听说,妹妹一回来,清月阁的梅花应声盛放开来,引得皇上好不欢快。妹妹,可有此事?”
“哈哈哈哈,淑妃姐姐居然也信这般无稽之谈!难不成芳嫔妹妹是神仙呐?笑死…”
屁股还没坐稳,淑妃和婉妃已经围绕方如眉开始了阴阳怪气。
方如眉倒没什么,反倒是听到梅花二字的欣贵妃脸色骤变,一副要杀人的神情。
“淑妃姐姐,我听说皇后娘娘今日冲撞了皇上,姐姐和皇后走得近,要不给妹妹们讲讲来龙去脉呗?”
“啊?这…”
“这事应该问芳嫔!她在场,她肯定知道!”一个年轻的贵人插嘴道。
“也是。妹妹,今日午膳,皇后娘娘是如何冲撞了皇上?”
“对!快给我们说说!”
“我还听说,太后被气的快晕过去!”
“哪是快晕过去啊?太后当场就晕倒了!”
“真的假的?!”
“真的啊!我听曹公公底下的小太监说的!”
“我还听说,皇上和皇后娘娘二人都见血了!”
“见血?难不成皇后要行刺皇上?!”
“呸呸呸!快别瞎说!”
……
事情在姐妹们口中越传越离谱,方如眉浑然无措,却也只是静静听着,分毫不插嘴。
若是连欣贵妃都不知道午膳究竟发生了何事,那说明皇上是有意隐瞒。
毕竟血溅龙颜,兹事体大。
若是有人借此大做文章,皇后娘娘很难下得来台。
帝王之术,讲究的是互相制衡,哪怕后宫也是这个道理。
皇上不会让皇后倒台,至少眼下不行。
“妹妹?”
“姐姐…”
“你与皇上一同用膳,该是知道些什么吧?”
“emmm…回禀姐姐,嫔妾的确与皇上皇后同在,但只是匆匆吃了几口便带着六阿哥七阿哥先行告退了。”
“噢?看来是慈宁宫的饭菜不合妹妹胃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