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丽和魏翠翠因为逛街回店里的时间晚了,徐奎一个人忙得不可开交,可是却什么意见都不敢有。
好不容易看到两人回来,都着急的管两人叫“祖宗”了。
知道徐奎的脾气,牟丽和魏翠翠对视一眼,吐了吐舌头,把东西放回卧室,就一个去招呼店里的客人,一个洗手给外面排队买套餐的客人打菜、收钱了。
忙活到下午两点,牟丽才有时间收拾今天买的东西。
她把这些东西分成两份,分别打包,一份多,一份少。
陪着她收拾东西的魏翠翠问:“这是干啥?一个包里塞不下呀?”
牟丽说:“姐,我第一次住校,听说有的宿舍有二十多个人,我也不知道能被分配到几个人的宿舍里去。
人多了,东西就杂乱,柜子都未必够分。
我怕第一次就带太多的东西过去,不太好。
反正聚友斋距离我学校就几步路,我要是缺东西了,就来你这里拿,比带到学校去弄丢了,还损害同学关系的好。”
魏翠翠想想,觉得牟丽说的有道理。
于是点头,说:“也是,你本来就是状元,还是被七中花重金才录取进去的,咱平时除了学习高调,其他方面,确实应该低调一些。”
虽然说学生是最单纯的,可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不同,成长环境不同,个人性格肯定也有明显的差距。
牟丽的成绩不止全校知道,全市都是知道的。
报社采访过子弟学校的老师,对于她的家庭背景,报纸上也略有提及。
只说了父母都是有工作的人,是干部,还是工人就没有具体提及了。
主要是出成绩的时候,牟建斌的事已经出了,要是把父母的工作单位和职位写得太清楚,就一定会把牟建斌的事情给带出来。
为了保护儿子和自己的脸面,牟广文和张秋云只得放弃了这次出风头的机会。
这也恰恰帮了牟丽现在市里的双职工家庭也有不少,自己的吃穿用都跟赵淑芬差不多,有时候赵淑芬有的,她都没有,所以牟丽觉得在生活方面,只要宿舍里的舍友里没有吹毛求疵的人,这两年的高中生活应该可以过得比在家里要舒服。
当然,如果真的遇到了不可理喻的舍友,她也不会忍气吞声当鹌鹑的。
既然决定高中生活要低调过渡,那她要带去学校的东西也仅仅是比之前的铺盖卷多了两条毛巾、两套贴身衣物、一个水杯、一个枕头和一套刷牙套装而已。
被子则是用魏翠翠给的那床换掉了原来从家里拿出来的,依旧按照赵妈妈的打包方式,将所有东西都打包捆好,放在饭店大厅的椅子上。
第二天一早,徐奎依旧是先去菜市场买菜,然后陪着魏翠翠一起送牟丽去办理入学手续。
可以说除了教职工的子女外,牟丽是第一个过来报到的学生。
既然是第一个来报到的,那在宿舍的选择方面就有了主动权。
女生宿舍楼一共是五层,每一层的两头都有楼梯,一头的楼梯边是厕所,另一头楼梯边则是洗漱间,都是可以全天使用的。
开水房在一楼宿管阿姨宿舍旁边,每天只有下午五点到七点提供两个小时的开水,平时不开门。
学校为了表示对两个年级学生的公平,宿舍是从中间对半分的,每个楼层都有高一和高二的学生。
由于房间有大有小,宿舍里的床位自然也是有多有少。
从来没有住过校的牟丽参观完宿舍的情况后,一时有点儿不知道要怎么选择了。
还得是徐奎,因为性别原因,不被宿管阿姨放行,就一直跟宿管阿姨攀谈。
这一谈就发现他之前曾经在宿管阿姨的老家打过零工,还跟宿管阿姨的娘家哥哥认识。
一听说是熟人,宿管阿姨也不给徐奎摆脸色了,四下里看了看,确认没有其他学生过来后,就压低声音跟徐奎说:“我看这姑娘也不是个懒人,就挑三楼的宿舍吧。
一楼、二楼的宿舍虽然楼层低,可不常见太阳,东西容易发潮长毛,再一个就是会有老鼠咬东西。
五楼楼层有点高,咱学校这边水压不强,赶上学生们一起洗漱,五分钟才接一杯子水,太浪费时间。
四楼的水压倒是能上去,可五楼的学生们经常去四楼洗漱,老发生矛盾。
就三楼最好。还有好几个未婚的女老师住在三楼,有老师压着,没人敢在这一层闹事儿。”
于是,牟丽就挑了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