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举目看看日头,此时已近申时,燕承安不敢耽搁,他在附近乱石堆里找了片尖石,在那傅凌烟墓旁边掘了个大深坑,然后将何朝宗和他的双拐都葬了进去。
覆上黄土,堆了个坟包,燕承安又在石亭旁寻了块当时匠人建亭时遗下的废石条。
他想在石条上面留下何朝宗的名讳,想了良久,他运起内功,以指为刀,刻下了“混元教何朝宗之墓”……
因他曾听何朝宗说话时,说起自己是什么混元教的人。
虽然他对混元教并不了解,甚至连听说过都没有……
埋葬完何朝宗,燕承安把那石条立在了他的坟墓前。
然后,燕承安又双膝跪地,深深地朝着何朝宗的坟墓磕了一个头。
忙完这一切,已是薄暮时分,燕承安又马不停蹄赶回了倚香院。
一天一夜没回来,燕承安心想师父崔海龙会来责问,可是,人家崔海龙压根儿没来,倚香院一如平常,燕承安心里不免美滋滋的,有点庆幸……
自此后,燕承安依然如故,四更起床,接着天不亮赶到天心亭,然后练功习武,把《六合神功》秘笈上“追风逐月步”刻苦习练,半年之后,终于练成了第五式。
练成第五式,也就意味着秘笈上的“天枢轻功”都叫燕承安给练成功了……
练成功的那一刻,燕承安欣喜若狂,他站在天心亭旁的斜插巨岩下,仰头而望,见那巨岩高高耸立在面前。
他遂暗暗运力,使出了一式“飘然而至”,这是“天枢轻功”里的第四式,在这半年里,他已经把这一式练习了无数次……
只听“呼”的一声,燕承安已然腾空而起,整个身体仿似一只风筝一般飘然空中,耳后急剧生风,转瞬间,双脚便轻轻松松的落在了那巨石之巅……
燕承安心中大悦,当即昂头于天高呼数声,这几声呼喝既是燕承安他自己内心的渲泄,也是他对自己如愿以偿的赞许。
他立在巨岩之巅,眺望远方,此时天高气爽,秋色宜人,他顿感心中特别舒畅……
此时此刻的燕承安心潮澎湃,经历了近一年夜以继日不知倦怠的努力,他终于把机缘巧合下慕容氏赠来的两本秘笈给练成功了。
燕承安昂然眺望远方了良久,方才四顾看了看脚下立着的这块巨岩……
只见这块巨岩斜插而出,岩顶是个两丈见方的平面,燕承安见平面之上斑斑驳驳似乎有刻划痕迹,仔细察看之下,方知是有人在此刻下了一首诗……
他从头至尾,又细看了一下,见这首诗刻写的龙飞凤舞,功力不凡……
他循着此诗轻声念道:“别来半生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梦烟月。想得此时情切切,泪沾红袖阴阳隔……
燕承安见此刻写,他立时想到了一个人,因为这首诗的刻痕于一个地方的刻痕几乎如出一辙,那地方便是天心亭的六根石柱。
当时燕承安初到天心亭时,便看到六根亭柱上均刻有长痕,当初他不明就里,只是感到里面应该暗藏玄机,到得此时,他终于明白了……
何朝宗和师妹傅烟凌一往情深,他们之间应该有一个重要的约定……
后来,傅烟凌突然身逝,做为师兄的何朝宗悲痛万分,依然信守着当初的承诺,每到师妹罹难之日,便亲来奠拜于她……
何朝宗每来奠拜之时,便会在天心亭处驻足停留好长时间,以便多陪师妹数日,而且会在亭柱上刻下一道深痕,以表达对师妹刻骨铭心的爱……
辗转流连之际,何朝宗为排解愁闷,想必也登临了此巨岩之巅,他见岩面平整,便以石为纸,以杖为笔,刻写下了这首诗作,以示对傅凌烟的哀思……
或许是何朝宗坚持了很多年之后,他突然听闻傅凌烟仍然在世的消息。
他不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他至死都会相信师妹对他的爱是真爱,如果她还真的活在这个世界上,她一定会回到他的身边来……
可是,随着岁月的流转,何宗朝或许知道了他的想法是错误的,因为他朝思暮想、念念不忘的小师妹她真的是活在这个世界上……
即使傅凌烟真的是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是在何朝宗的心里却始终认为傅凌烟已经不再属于这个世界,不再属于他了,以前的小师妹,永远永远的不会再回来了……
燕承安从怀里掏出一方锦帕,打开来,里面包着的便是何朝宗托付的那片玉锁……
何朝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