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球仍然是张晓天发球,仍然决定发长球,以试探马得功水准。
在发长球的时候了解对手的接发球习惯,是喜欢侧身用正手拉球,还是习惯于用反手拧拉,这一点非常重要。
据张晓天所知,马得功崇拜张继科,在接发球的时候更喜欢用反手霸王拧。感觉这样更加帅气,拉风。由于长期用“帅气”的霸王拧接台内球,久而久之,马得功更习惯于用反手反胶接发球。即便是接长球也是喜欢用反手去接。
这一点张晓天注意到了,但是马得功本人却不一定注意得到。毕竟人的本性大多都是更愿意盯着别人脸上的雀斑,而不在乎自己脸上的痦子。
第二球开始。
张晓天依然采取高抛发球,正手发上旋,长球,落在马得功反手。
马得功急忙用反手去接,结果反手接触球的一瞬间,马得功发现自己上当了。
本来他以为这是一个不太转的上旋球,但是当反手刚一接触到球的时候,马得功发现这个球还是非常转的。
这个时候如果不作调整,上旋球回弹就会很高,球高了就必然给张晓天正手打的机会。而此时马得功亮拍过大已经来不及压拍了。
在刹那之间,马得功急忙努力收手使球回弹力量不足,同时他又下意识地翘脚使自己的重心变高好压低上旋球回弹时的弧线,使弧线尽量变得低平,这样一来就迫使他往后移动了两小步。
张晓天的这个长球达到了相当好的效果,它迫使马得功过度退台,步伐稍显凌乱。
机会是自己制造的,既然出现就应当抓住。当马得功退台过度,张晓天最稳当的选择当然是正手拉中路。
正手拉球是前冲弧圈球,以冲为主,旋转是次要的。因为回球的高度和旋转足够使得张晓天发力打出前冲弧圈球的了。
张晓天提前侧身,撇拉中路。一个前冲弧圈球就飞了过去。
这个时候发力当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落点。落点当然是中路。
弧圈球打在马得功一边的球台上,嘣地一下前冲弹起。
马得功此时重心还没有调整好,更没有判断好位置,前冲弧圈球过来的时候,马得功知道不好,但是无法更好的应对。无奈的他,再一次翘脚抬高重心,夹紧了大臂伸出小臂,用球拍正手挡了一下。
前冲弧圈球打在马得功球拍上立刻回弹过来,正好落在张晓天右手位,造成了一个扑右的半机会球。
面对这个扑右的半机会球,张晓天没有选择原地等球,而是迎前,“呼”地一下,犹如一只精神的鹞子扑向右边,勾手发力,拉到马得功的正手外角。
太远了!
和第一次一样,马得功来不及追这个正手外角的弧圈球,但是他仍然奋力一跃,追上了这一球。可没有意义,弧圈球打在马得功正手后高高弹出。马得功出界了。
有道是: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有帮助。
张晓天的这一招“偷反手底线,转侧身撇拉中路,再跟勾手正手大角的战术线路”,是由三种不同的技术组合而成的战术套路。他要求选手意志坚定,决策大胆,更重要的是基本功扎实。
2比0,张晓天再得一分。
通过这两个长球的较量,张晓天便了解到马得功和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水平的。无需反手,只用正手就能够击败他。
美域高的直播间里,另一位主持人本科学习体育教育的刘禹晗兴奋地说道:“观众朋友们,不要小看张晓天的这两个长球。乒乓球比赛当中长球的相持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张晓天的长球功底远远在马选手之上,这一场比赛我敢大胆预言,只要不出太大的变故,张晓天会获得最后的胜利。”
一石激起千层浪,直播间的对话框中闪个不停。
红尘叶子说:“笑死了,开局两个球就敢预言张晓天必然能赢,太自负了吗?”
张口一嘴大金牙闪死你说:“就是,才开局而已,张晓天的发球局得分了就说张晓天必然赢,那干脆下面别打了。直接宣布胜利得了。”
阡陌花开说:“2比0领先而已,我还见过是10比0领先被翻盘的呢。这才哪到哪?”
叫我旋转大魔王说:“不懂就别胡说,这才刚开始。”
乒球行家说:“张晓天是不可能赢了马得功的,张晓天是马得功的陪练。这两个球估计是马得功让的。”
夜雨、花溅泪问:“你怎么知道他是他陪练?”
乒球行家说:“我就是知道。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