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大明不革命 > 第453章 戏剧和编剧与作者

第453章 戏剧和编剧与作者

第453章戏剧和编剧与作者

朱简烜看着民间的反馈,也迅速下达了几份新的安排。搜索本文首发: E8中文网 e8zw.net

首先安排皇室产业集团出面,根据自己带着演艺人员摸索出来的经验,建设音乐设备、表演服装、道具器具生产工厂。

然后让教育院出面,在现有的官办学校特别是女子学校中,开设独立的新式的文艺表演科目。

包括创作、编剧、音乐、词曲、歌舞、演奏、表演等等。

现有学生中若是对这些技术感兴趣的,可以主动向学校的管理老师报名参加,学校根据报名人数确定第一批班级数量。

现有的学校里面,本来就有一些琴棋书画之类的科目,但基本都是最为传统的模式,给文人修生养性用的东西。

现在开设的新科目,教授朱简烜这两年改造出来的新艺术,面向普罗大众的更加具有娱乐性质的艺术。

相信这些学校的学生们,在看过朱简烜的新歌舞、戏剧之后,应该会有人感兴趣的。

按照朱简烜的判断,这部分学生将会成为真正的新生代演艺人员,也是用来填产业早期的各种坑的。

艺术的主观性太强,创业和从业的风险都太高,特别是在产业尚未成熟的时候,搞艺术很容易走投无路撞南墙。

所以早期的从业人员,要么是已经在坑里别无选择了,要么就拉家境优渥的孩子来填坑。

等到产业真正成熟之后,整个行业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位置的时候,普通人才能将其作为常规的职业来对待和选择。

现阶段的大明,这个产业当然是不成熟的,甚至才刚刚开始起步。

与此同时,从跟在朱简烜身边的创作、剧本、表演、导演、演奏人员中,选择水平足够但还没有成为主要负责人的。

单独跟他们谈话,邀请他们轮流去学校里面讲课,将朱简烜教授他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特别跟他们说明白,这些官方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家境优渥甚至是勋贵官僚子弟,他们多半不会专门从事相关行业。

他们现在多半都只是个人兴趣,未来倒是有可能参与到行业内的投资和经营。

朱简烜要他们教导的也是新式艺术。

让这些老师不用担心未来被他们抢工作,反而应该跟他们搞好关系,寄希望于未来他们用人的时候再找自己的徒子徒孙。

总而言之就是降低这些老一代师父们的抵触心理。

朱简烜和教育院的说明确实都是实话,这些人需要去传授的也是朱简烜带着他们搞出来的技术,确实没有太高的抵触性。

这件事情也办的颇为顺利,甚至有些过于顺利。

本来民间的很多东家们,想要投资参与新的影视产业,现在都不得其门而入,不知道应该怎么搞呢。

结果听说官方的学校里面竟然直接开课了。

家中子女本来就在官办学校上课的,马上就被催着赶紧去报名上课。

本来没有上学的孩子,也被赶着报名去上学。

因为大明不是强制义务教育,也完全不控制任何家庭的子女数量。

无论是富贵人家还是平民家庭中,总有一些孩子从小就不愿意上学,那就很容易直接不上了。

如果几个孩子中,已经有能够挑起家中担子的了,那其他的真的可以放养。

现在有了新的产业,可以尝试把放养的扔进去废物利用。

这些人对传统教育不感兴趣,对这些新东西未必不感兴趣,反正富裕家庭不缺这点学费。

要是真的学成了,那可就有大用了。

朱简烜选出来的这批老师父,以后就一边在朱简烜身边干活,组织三国等戏剧的编撰和拍摄,一边轮流去学校上课。

按照朱简烜的计划,这种科目这样持续开办几年之后,就可以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的学校了。

朱简烜最后让皇家产业集团出面,成立一个影视产业公司。

在大明各地的城市和乡村地区,从皇室和朝廷所有的产业中,挑选一些现有的旧式城镇、建筑、设施。

将当地的土地和建筑设施所有权转到产业公司,然后将其改造成为专门的影视拍摄场景。

另外让礼部组织人员,研究复原三代、先秦、两汉、三国两晋、隋唐五代、宋元明初等特定朝代的建筑、服装、生活方式。

可以作为礼仪文化研究项目,但成果可以成为影视项目的参考对象。

皇家影视产业公司,可以根据这些研究成果,改造或者建设对应朝代外观的宫室、服装、器具,用于未来的影视产业。

与此同时,朱简烜带着带着庞大的影视队伍,继续拍摄三国的故事。

各种不同类型的场景和情节,都陆续拍了几次之后,影视队伍也慢慢的掌握了经验和技巧,就不需要朱简烜时刻盯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