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雷霆一击 > 第1220章 南下!南下!(3)

第1220章 南下!南下!(3)

南洋对大明很重要,这种重要是超乎任何人想象的,失去了南洋,整个大明,不!更准确的说法,是以汉人为主导,少数民族为辅的中央集权大一统王朝而言,将会失去一次腾飞的机会。^精?武?小.说′网! *哽′芯′醉+全*

大明的人太多了,多到朱由校必须进行分流安置,以此确保在直面不定期,高频次发生的自然灾害下,大明中枢进行干预赈灾下,能够尽可能少的死一些人,继而使大明治下减少不必要的骚乱,甚至是叛乱!

大明本土今下需要安稳,未来需要安稳,唯有这样,才能使大明所辖诸省各府州众县治下,保持一个较快的规模逐步壮大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并朝原始工业化迈进,继而碰撞出工业革命的火花。

外部可以有战争,不管这个战争规模多大,但只要不将战争引到本土,这对于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原始工业化,工业革命而言,其实都是一种催化手段与方式。

战争不一定都是坏的,但前提是战争的风别吹到大明本土。

朱由校从未觉得自己是多高尚的,他作为大明的皇帝,只要确保大明能够不断变好,这就足够了。

至于别的,那不重要。

南洋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一个可以将大明治下的部分群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这些尚未开发的富饶土地上。

大明所在的这片土地,赋予这上面的群体,更多的是坚韧,智慧,开发……而非是像有些群体那样,只有掠夺与毁灭。

与之相对的,是大明的人又太少了。

其实得到这一结论时,朱由校都觉得好笑,毕竟这种对立的矛盾在大明治下,这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

可事实就是这样。

一个多民族构成的中央集权王朝,想要迎来不一样的发展与变革,那是需要一批极具智慧、心胸、眼界的群体在前引导着,带领着不断前行的,唯有这样,更多的群体才能沿着这条道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只是话又说回来。

这片土地经历了两段时期,一段是以赵宋为主的时期,一个是以蒙元为主的时期,在南北长期分裂与对峙下,使得这片土地的群体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不管大明在历史上的名声怎样,明太祖高皇帝干成的事,那都是毋庸置疑的。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收复西南之地。

不断北伐……

上述所做的种种事情,让以明确分为南人,北人的同宗同源的群体,再度形成为一个群体,只是这个过程充满坎坷与曲折,甚至还伴随着众多血雨腥风的事出现,可只是干成了这一件事,就足以名垂青史了。+卡?卡·小+税?网\ /哽_新?蕞\快¨

如果在蒙元之后,不是汉家王朝问鼎天下,建立起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那么汉家的种种就真的要消散掉了。

可是有些事情啊,不是一百年,两百年就可以彻底消散掉的,牵扯到意识形态的固步自封,这是比坚城堡垒要更难摧垮的。

故而南洋不止是承载了人,更承载了意识形态的改变。

朱由校需要有一批人,能够真正彻底的打开眼界与心胸,继而在经历外面的事情后,将智慧不断地精练,以此来反哺整个大明,这个以汉人为主导,多民族为辅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

这也是属于此次南巡的一部分。

不过想要达成上述的种种,朱由校必须要干成一件事,即从南到北这片广袤之地,要做到中央高度集权的格局,在这一格局下,沿着海洋的临海诸省,毗邻临海诸省的内陆诸省,毗邻内陆诸省的边远诸省,能够在中枢明确的大一统框架下,促成一个相对新的思维模式,以此承载来自海外的无尽财富与资源,从而加快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原始工业化、工业革命的进程。

这就是朱由校为何如此看重毕自严主导的整体性税改的原因所在。

没有这个,那么中枢就形成不了良性循环。

中枢撒下去众多钱财,可是却征收不上来赋税,如何能够出现赋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格局?

财富不该有少数群体把持着!

真要是这样,那更广大的群体,他们辛勤付出的一切,继而创造出来的财富,意义又在于什么呢?

这话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谈何容易。

毕竟大明幅员太过辽阔了,这治下的情况又太过复杂了,所以作为最高统治者,能够做的就是见招拆招。

好在朱由校有先知先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