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之后,天已经黑了。
卫明不习惯早睡,但是又很无聊。
于是,他把张国元叫来,问道:“老张,这京城可有什么耍事?”
张国元笑道:“卫大人,这京城可以玩耍的地方多着呢,尤其是晚上,其热闹不亚于白日。卫大人要是有兴致的话,小的可以陪大人上街逛逛。”
“好,好,那咱们就去逛逛,不用车马,步行即可。”
“喏!”
吉祥在一旁听到了,也要跟着去。
卫明叫她在屋子里好好练字。
卫明自然有他的小心思,来大明这么久了,也应该放松放松了,何况,兜里可有一万两银子呢!
“老张,在外面就不要叫卫大人了,主仆相称,叫少爷即可。”
“喏!”
于是,二人就出了卫府。
这京城晚上,灯火通明,车水马龙,果然热闹得很。
张国元说道:“幸好少爷想出法子,灭了天灾,这京城才恢复了往日的景况啊!这百姓都念叨着少爷的好呢!
再者,你打退了李自成,保住了京城,那对百姓而言,更是救命之恩啊!”
卫明一笑了之。
走出两条街,卫明看到旁边一个茶肆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张国元说道:“少爷,这茶肆可是京城的老字号,有不少说书人在这里说书!”
“哦?”
卫明感到好奇,就信步走了进去。
张国元赶紧要了一张靠前的桌子,让卫明坐下。
伙计端来茶水点心。
很快,一个穿着青衣长衫的中年人就走上台子,手里拿着一把折扇。
闹热的茶肆一下安静下来。
那说书人说道:“今晚我就给各位看客讲讲卫明卫大人的故事!”
轰!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卫明不禁哑然,自己的事儿也成了说书人的题材?
那说书人清了清嗓子,那折扇在手里一敲,就高声说道:“所谓,平生不识卫大人,便称英雄也枉然!”
卫明咧嘴,这台词有点熟啊!
台上,说书人摇头晃脑的说道:“各位看客,这卫大人,姓卫,单名一个明,字南山,南山者,终南山也!这卫大人没有出山之前,就在终南山隐居,潜心修道!”
卫明又哑然了。
自己居然有字号了,南山!
这说书人还真会编!
张国元小声说道:“少爷,原来南山是你的字啊?从来没有听人提起过。”
卫明也懒得解释,嗯嗯两声。
说书人又说道:“时值大明危机,反贼李自成率大军压境,直逼宁武关!卫大人在终南山掐指一算,算出明廷有难,遂来到京城,相助皇上!
各位,这卫大人身高一丈有余,虎背熊腰,兼有万斤之力,如铁塔一般,威不可挡,就算楚霸王在世,也难以望其项背!”
卫明听了,忍不住叫道:“卫明没有这么高!”
那说书人眼睛一瞪,“这位看官,你见过卫大人?卫大人乃修道之人,人中龙凤,肯定不是凡人,一丈有余,合情合理!”
卫明无语,张国元哑然失笑。
那说书人又说道:“那卫大人胯下骑有白龙马,那马浑身雪白,那体格也是寻常马匹的两倍有余!你们想想,卫大人一丈有余,那要是普通的马,怎么可能受得了卫大人?
那白龙马的确也不寻常,乃是千里马。卫大人从终南山赶到京城,也就一天的功夫!在宁武血战中,白龙马身中数十箭,血流如注,但雄壮依旧,真真的神马!”
“好!”
“好!”
台下看客们齐声叫好。
说书人更来了精神,说道:“宁武关情况危急,卫大人自告奋勇,只身前往宁武,为皇上传达圣旨。
当日,卫大人来到宁武关,正逢李自成大军攻城。山西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