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虽然已然封圣,但他若是现在学并不占优,在一众已经登峰造极的人中更是难出头。
甚至在衬托之下还显得有些低劣,配不上他的身份。
所以他直接另辟蹊径。
学习颜体一脉。
颜体结构方正茂密,笔力雄浑圆厚,气势庄严雄浑,颇有一力破万法之意。
哪怕他学得只有皮毛,可在诸多二王一脉的笔法当中,也有可取之处,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觉得是可塑之才。
经过长达二十来天的练习,虽然还不算小成,但是也有一两分笔力了。
这已经足够了!
这些天他一直待在小院当中,除了偶尔应邀去参加一些文会之外,几乎很少离开,一直在潜心读书。
这期间他也向李县尊请教了一些秀才试的问题,对方更是不吝赐教,几乎事无巨细地为他讲解了一遍。
秀才试与县试考试题目大致相同。
只不过在难度上面有所增加。
同样还是贴经圣言与诗赋,后者的比例占比也越来越大,毕竟这些年来由于有妖魔的压迫,对于诗赋的要求也更高,需求也更多。
只不过想要写出战诗出来,几乎百中无一。
也就是说上百首异象诗词当中,能够作战对付妖魔的,也就百中其一。
而且帖经圣言不再只是简单的填空。
而是大段的默写。
这需要对圣人言有极高的领悟能力,以及极深的造诣。
否则的话,哪怕全都背了下来,可只要不解其意,一到科举考场受到影响,将会全都忘了。
这对他倒不是什么难题。
有天道文宫的压制,任何东西也别想影响他。
不过他需要考虑的是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李县尊带给他一个极其不妙的消息。
那就是当日他所杀那几位妖将的身份都查清了。
其中有一个极其特殊。
就是当日为首的俊美妖将。
据说是妖国当中某一位大人物的子嗣,极有天赋,并且被他所看中,细心培养,本身派遣到大燕来就是一场历练。
然而却死在了这里。
所以那位妖国的大人物极其震怒,甚至发动兽潮在边境打了好几场硬仗。
双方损失无数。
这使得本身已经日渐平稳的边境和朝局顿时暗流涌动,甚至朝廷当中多次震荡,不少朝廷大臣或贬或免。
甚至据小道消息传言女帝与那位王爷,甚至也爆发了不止一次争吵,内部矛盾逐渐激化。
那位亲王认为大燕朝若是不那么激进,只要稍微忍耐一些,就不会爆发如此多的大战,更不会让这么多人卷入这场无谓的战争当中。
以至于不少人把矛头指向了他。
说当初若他不痛下杀手,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事情矛盾生出来,更不会有今日之难题。
路远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是一阵无语。
这关我屁事。
有病吧,一群群人。
天天都是忍忍忍,有什么好忍的?
后世的那一位张公子就已经证明了,一味的忍耐是根本没有出路,最后换来的却是整个东北的沦陷。
不过他也无法左右朝局,只能够走一步看一步。
不过他一直待在县城当中,倒是没有受到刺杀。
不过他知道此事不会善罢甘休的。
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他们都一定不会放弃刺杀他这位人族的读书种子。
担心是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