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暗自揣摩帝辛的用意。
几位老臣更是按捺不住,纷纷上前劝阻,言辞恳切,指出此举不合礼法,恐引起朝野动荡,更恐苏护借此机会以为帝辛畏惧,反而助长其嚣张气焰。
然而,帝辛却只是淡淡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绝,一些大臣认为帝辛是安抚苏护之心。
群臣见状,虽心有不甘,却也深知帝辛心意已决,只得退而求其次,全身心投入到这场前所未有的仪式筹备之中。
他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从宫门到内廷,每一处细节都力求完美,从红毯的铺设到礼器的摆放,从乐舞的编排到祭品的准备,无一不体现出大商的繁荣与帝辛对妲己的深情厚意。
在他们看来,帝辛此举虽看似温和,实则暗藏锋芒,既是对苏护的一次警告,也是对其的一次安抚,更是向天下宣告,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大商的君主,始终掌握着绝对的权力与恩宠。
帝辛(王启玄)很不解,迎娶妃子大动干戈劳民伤财,你们怎么乐呵成这样?
朝歌某处府邸之中!
“兄召弟前来所谓何事?”
子衍是帝乙二子,帝辛(王启玄)的二哥,子启不言,只是将子衍迎入房中,子启是帝乙的长子,帝辛的长兄,贤名远播,按照“父死子继”的制度,理应由他继承王位。
但商容、梅伯、赵启一干老臣联合作保,硬是让帝辛(王启玄)成为了商王。
子启当然不甘心,对子衍说道:“帝辛不似人君。”
子衍毫不犹豫道:“王兄说的是,弟观其也不似人君。”
子启笑道:“此剑吹毛断发,削铁无声。”
子衍头皮发麻的问道:“这是何意?”
子启,笑道:“三弟行事乖张,惹得诸侯叛乱,不得臣心。”
子衍点头不语!
子启又说道:“北海平叛,不过是飞廉、孔宣勇武,他当街强抢苏护之女,将一路诸侯逼反!这样的人,也配坐人皇之位乎?”
子衍差点都信了,不过子启盯着帝辛强抢诸侯女不放,子衍明白过来,这流言绝对是子启在背后推手。
子启看着子衍的眼睛,说道:“贤弟可愿助吾?”
子衍无言,我能说不吗?
大夏历经四百年,大商迄今已六百余年,合计刚好千年,神话中青丘狐妖源于千年前开创夏朝的大禹之妻,女娇。
女娇出身涂山,大禹接受禅让后建都阳城,阳城在嵩山脚下,与朝歌同属河南,女娇为了协助大禹治水,大禹是黄帝轩辕的玄外孙。
子启的计划就是开启谣言说这苏妲己就是青丘狐妖变成的……
另一边!
如今朝歌空虚,贼人已经蠢蠢欲动,若是突然暴起发起叛乱,可能会有危险,但如果有了烽火台就不同了,这是苏妲己给帝辛(王启玄)提的建议!
“烽火台……”帝辛(王启玄)眼前一亮,周朝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虽然已被证实是谬传,根本不存在,但并不妨碍利用这件事还能再加上“一骑红尘妲己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综合周幽王和唐玄宗,这操作绝对当得起昏君之名,就不相信他们不会起兵,帝辛(王启玄)突然醒悟,情不自禁拉起妲己的手,妲己微微低头脸有些红,发现自己真的有些喜欢上了这位满是优点的君王。
次日,帝辛(王启玄)天未亮便急不可耐地踏入金碧辉煌的朝堂,眼中闪烁着决绝与狂热,说道:“本尊决定,即刻征调民夫,修建烽火台,以御外敌,保我朝歌万世安宁!”
帝辛的声音如雷鸣般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每一个字都似乎带着不可抗拒的力量。
朝臣们面面相觑,片刻的沉默后,一阵激烈的争议如潮水般爆发。
有人担忧此举会加重百姓负担,有人则忧虑烽火台能否真正抵御强敌。
然而,帝辛的目光如炬,不容置疑,他逐一扫视着每一位大臣,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让人不敢直视。
最终,在一片嘈杂与不安中,提议竟意外地通过了。
帝辛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随即宣布:“尤浑,孤命你全权负责烽火台的修建,务必使其坚不可摧,成为我朝歌的守护神!”
尤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的光芒,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在工程中中饱私囊,修建一个看似壮观实则脆弱的“豆腐渣工程”。
与此同时,帝辛又想起了那妖娆妩媚的妲己,她至今尚无专属的寝宫。
一念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