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卡
“继续跑,带着赤子的骄傲,生命的闪耀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放学的音乐闹钟大煞风景的响了起来。
“……”岑越一副状况外的表情,擡手看看腕表时间,才知道是放学铃声。
江晨曦注意到他的反应,只好解释道,“教导处主任设的,说是提醒我们放学回家后继续好好学习。不管什么时候追梦不要停。”
“真够中二。”岑越淡淡的说,拿起一本书,站起身走远了。
全班同学们都在挪动桌椅,收拾书本,准备走人。
江晨曦在这节自习课上已经把大部分作业和疑难解决完大半,放学后七点整还有一个小时数学辅导班的课程。
她只打算带三本书,任务不重。
把双肩包拉链拉开,书本。笔袋,饭卡,一些零碎的小东西,全部放进去。
正要拉上拉链时,注意到双肩包的最左边角落里似乎藏有一个小纸团。
她好奇的拿出来,在书包边缘的遮掩下,看清楚上面的字,“放学等我,六点半,学校南门口。”
落款没有署名。
但是,她一眼就认出这是岑越的字。
他的字体和别人不太一样,清秀中又透露着劲道力酋,整体给人的感觉很潇洒的舒服。
她不确定的捏着纸条,低头认真对比着桌上张贴的课程表上他的字迹。
一模一样没错。
而且这么近的距离,能把纸条放进她书包的,应该也只有岑越了。
刚才岑越已经匆忙离开,应该是放学回家了吧。可是为什么要塞给他纸条,他让她等他,她要不要去。
江晨曦用力把纸条揉放进口袋里。努力维持淡定的继续收拾书本,慢慢走出教室。
王欣原本要和她一起走,但她借口一会儿有事,要找老师问问题,让王欣先回家了。
她一步步走到学校南门口。
现在时间是六点八分,补课班时间是七点。通往她家的205公交车最快二十五分钟路程。
如果按照岑越说的等到六点半,再坐公交半个小时,时间满打满算,她或许能赶上补课班的上课时间刚好不迟到。
也可能赶不上,她手里还有早上陈遥给她的打车费,打车去或许快。但无论怎么说时间都很紧迫。
他让自己等在这里。可能是有重要的事要说。
第一天的同桌,她能做到遵守约定,但最多只等到六点半,时间到了他不来,她必须要走。
江晨曦安静的站立等在南门口。
学校的建筑物很新。南门建得尤其气派,二十几根白色柱子,十几米高,造型独特,上面的红色艺术镶字体,a市第九中学。
九中的建校历史不长,师资力量也不是很好。
然而它的占地面积规模和豪华装修却很特色。这一点可以说在a市所有学校都算独树一帜的。
九中地处郊区,远离市区,征地便宜。
五年前政|府规划也拨了大量建设资金,想把这一片临港区建设开发引流,於是建成的九中新校区和旁边一所新迁的二流大学成了以身试毒的先驱。
可是五年过去了,临港开发区依然经济不景气,工业园区也不多。前几年被开发商忽悠来炒房的炒房团,大量购房后又赔在手里转不出去,使得很多住宅小区甚至成为鬼楼,诺大的几十层住宅区住户寥寥。
很多年轻人当初来这里买房只是看中这里的房价便宜,可是他们大部分人的工作还是在市区,来回老远奔波很麻烦。所以大部分人的现状是依旧在市区租房住,只有周六日才回临港郊区体验几天郊区人少清静的生活。
再说回九中,a市的好学校很多,好学生的优先选择是一中。其次是按奇数列排开,三中五中七中九中。
偶数列全是初中。
一中的高声望和高师资齐聚,是众多学子心心向往的求学殿堂。但是一中的门槛也相当高,中考成绩要考到五百九十分以上才能入学,差几分就会交天价择校费,且不收外地学生。
所以得知岑越从一中转学来时,大部分九中同学的态度是唏嘘同情。猜他一定是惹上什么事才被一中劝退。一落千丈到九中,这确实是近几年鲜见的例子了。
江晨曦自己来到九中是个幸运的巧合,她某种意义上也是转学生,高一上半学期开学快半个月才来报道。
她不是a市人,中考成绩在原来的城市是中等偏上水平。但是跟随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