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我,黄巾贼,吊打四世三公很合理 > 第46章 我全要

第46章 我全要

“来人!来人!”

朱儁厉声呼喊,一名士卒狼狈而来。

“报!将军,我军西侧突然出现一伙贼军,他们杀入营寨,把我们的粮草烧了!”

朱儁顿觉天旋地转,幸好副将在一旁,慌忙上前扶住。

他指着摇摇欲坠的瘿陶,心气郁结。

粮草......粮草,没了粮草,这城,他还怎么攻,张燕还怎么破!

张燕!张燕!!!!

朱儁越想越狠,猛地吐出一口鲜血。

众将惊惧不已。

朱儁捂着胸口,忍着剧痛。

他用最后的理智,下达了命令。

“快!快!鸣金收兵,速速撤回怀县!”

鸣金声响彻天地。

在城头上已厮杀了七天七夜的张牛角,刚割下一名官兵的脑袋,随即发现乌泱泱的官兵全撤了。

他定神一看,发现官兵营内升起了黑色的烟火,好像是什么东西被烧了。

不对啊,我们没在外面安排伏兵啊。

张牛角正在心中揣测,一名大汉忙上前道:“渠帅,有人袭烧了官兵的粮草,我们是不是该杀出去!”

“不急,先看看情况。”

张牛角说着,双腿一软,坐在了地上。

他皱眉拼命思索,到底是谁?

是谁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救了瘿陶黄巾!?

......

朱儁收拢住官兵,迅速向怀县撤去。

本以为会遭到张燕的猛烈攻击,结果一路撤退,他的部队只与张燕发生了小规模的冲突,并未陷入包围。

张燕是真懒得搭理朱儁,瘿陶还有三十万黄巾部众。

他得想办法,尽快将其收入囊中,然后带回太行山。

抵达瘿陶城外,张燕凑活着在朱儁留下的营寨内整顿。

李大目和裴元绍也前来汇合。

四人凑一块,开了个碰头会。

裴元绍不愧是早期跟着张角干过革命的老将。

他与李大目,率领弟兄们一直藏在瘿陶东边的山坳里。

好几次眼见官兵都要攻破瘿陶了,裴元绍还是压着部众,不准他们轻举妄动。

他一直等到张燕开拔北上的消息,这才找机会袭烧了朱儁的粮草。

眼下,朱儁撤回怀县了,瘿陶之围也算解除了。

可瘿陶里的张牛角,似乎并没有把他们当自已人。

官兵已经撤走好几天了,张牛角依然固守城池,没有派人来和裴元绍他们接触。

裴元绍道:“渠帅,要不然,我先去探探情况?”

张燕虚视前方,沉声道:“贵神速,想把三十万人转移到太行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更何况,我们这里还有三十万人!”

左髭丈八抱着手臂道:“是啊,我们从孟津一路抢到瘿陶,得罪了不少豪门大户,一旦朝廷回过味来,各郡的援军都集合起来了,咱们的下场,可能还比不上张牛角。”

李大目看向张燕,劝道:“渠帅,要不然咱们见好就收吧,在河内聚集的三十万人,足够我们开发太行山了。”

张燕嘴角上扬,看向李大目,“你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吗?”

“什么话?”

李大目下意识反问道。

“小孩才做选择,大人,哼哼,我全要!”

......

瘿陶城内,张牛角靠在一张矮几上,用手捂着盖在额头上的凉巾。

接近半个月的守城血战,再加上天气严寒,官兵突然撤走,他突然泄了气,身体紧接着垮了下来。

一连几日,高烧不退。

眼下,他头上还挂着大贤良师的名头,是城内三十万部曲的主心骨。

生病的消息,他是一点也不敢往外透露。

同时,他还在努力保持着头脑清醒。

外面的情况,他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

张燕的名号,在起义之前他就听说过。

跟他去太行山发展,也是眼下的良策,但具体要怎样,他还不敢妄下结论。

他需要亲眼见过才行,毕竟,这事关三十多万人的前途。

不过,官兵退后,他大病一场,昏迷了好几天。

瘿陶的下属们不敢擅做决断,这让他们错过了最佳的接触时间。

张牛角正为这事儿头疼,一名大汉匆匆来到堂内。

“渠帅,城外来了一人,自称是张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