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甫:“……这不合适吧?”
用绢本遮住她的比划,大家都要不安了,更何况是在她的壁画上面作画?
虽说是隔了一层,虽说是不会伤到下面的壁画,但——
雁来却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她觉得自己可能是扮演策划扮久了,也喜欢在这种地方埋彩蛋,期待着将来有人发现的场景。本文搜:红宝石文学 qdhbs.com 免费阅读
“我说合适就合适。”她拍板道。
李吉甫见劝不动,也就不再多言了。
只是不免嫉妒起自己的同僚们来,唉,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获得的是怎样的殊荣。
什么,这里头也有他一个?哦,那没事了。
第276章 ——这么说感觉自己好像邪恶反派。
从凌烟阁里出来, 众多士子皆有留恋不舍之意。
今日遇上雁来,被她带着进入凌烟阁,就像是机缘巧合, 进了一趟仙境似的,所见、所闻、所感皆是平生未有之事。
这些士子们一面被激发出了胸中豪情,想着只要今科能够高中, 以后便是雁来的臣子, 今日这样的经历自然不会少了。但另一方面,又不免自惭形秽,生怕自己考不上, 辜负了这一场仙缘。
雁来见这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望着自己, 也有些不忍,想了想,转头对张云敏道, “我记得之前好像是听说过, 有天兵在上林苑搭建暖房,移栽了许多花木, 四季都有鲜花盛放?”
其实是在论坛上看到有人晒的。
张云敏先找人问了一下, 才点头道, “是。”
雁来就说, “你问问有没有开放的桂花, 若有,就带她们过去, 一人挑一枝吧,算是讨个口彩。”
蟾宫折桂, 在大唐就已经有科举高中的寓意了。
传说月亮上有一株仙桂,高达五百丈, 桂树的果实成熟之后会偶然飘落人间,若是学子有幸捡到,就能科举高中。杭州天竺寺内的桂花树,据传就是僧人捡到月中桂子之后种成,而灵隐寺的桂树,则是从天竺寺移栽。
因此江南士子,经常在中秋前后去寺中踏月寻桂。
白居易《忆江南》中的“山寺月中寻桂子”一句,记的就是这种风俗。
皮日休更是直接写道:“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可见在这时人的眼中,科举高中这种事,就跟捡到月中桂子一样,是一种捉摸不透的机缘,惊喜之中又倍感意外。
所以张云敏问到确实有桂花,过去告知此事时,众人都很惊喜,又主动过来向雁来道谢。
“好好考。”雁来勉力了一句,笑道,“今年的覆试由我亲自负责,到时候应该会增加一轮殿试,希望能在含元殿看到你们。”
含元殿是外朝大殿,只有举办各种重要的大典时才会开启,让考生在含元殿覆试,显然又是特别的殊荣。
众人兴奋得热血上涌,皆震声应诺。
雁来又点了贾岛和卢仝的名字,“听说你们要争状元?”
两人的脸“唰”的一下红了。
虽然早就猜到天兵那样宣扬,消息多半已经传到她的耳朵里,但真听她说出来,还是感觉十分羞耻。
雁来确实是早就在关注这事了,而且她跟玩家一样看热闹不嫌事大,特意把人点出来,也是为了给这热闹加码,这会儿便悠然笑道,“你们都这么有志气,我也不可小气了。这样吧,谁能考上这一科的状元,我就替ta在凌烟阁中预留一个位置。”
听到这话,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须知状元年年都有,却并不是每一个都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成为足够陪祀凌烟阁的一代名臣。
到底是考状元更难,还是做名臣更难,这个不好说,但是能让雁来开口预留一个位置,本身就已经是一份难得的殊荣了。
立刻就有人高声问道,“殿下,我们若是中了也有吗?”
还是一道女声。
雁来笑道,“自然都有。”
其他人这会儿也反应过来了。
是啊,谁说状元就一定是那两人之一了?
他们确实是名声在外的才子,诗文都在杂志上登载过,大家看了都很服气,但科举的事还真说不定。往前数一数,大才子大诗人而能状元及第者,不过一个王摩诘而已。
有天兵做靠山的李贺才是第二个。
虽然这其中有大唐科举风气不正,状元往往都取高官名士亲眷的缘故,但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应试诗是命题作文,跟有感而发的作品不是一回事,有才华也未必能写得好。
像是杜甫的应制诗、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