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拜见
李嬷嬷请若玉和朱肃并肩坐在床边,陈嬷嬷这才笑眯眯地道:“还请揭开喜帕。”若玉的心不由一惊,接着喜帕揭开,若玉见烛光照进来,不由闭了闭眼,这动作让朱肃笑了,若玉觉得似乎哪点不对,睁开眼,和朱肃四目相对。
朱肃生的很斯文,长得不丑,若玉不由放心了下,抬头看到站在李嬷嬷身后的四个丫鬟,若玉看见熟悉的人,尽管这是个陌生的房间,若玉也觉得好受了些。
陈嬷嬷已经开始念着四言八句的吉祥话,秋兰她们四个,已经各自抱着装满花生枣子桂圆的小篮子,在那跟着吉祥话撒往新人的头上肩上,还有不少掉落在床上。
念完了,那些也就撒完了。若玉和朱肃二人身上落满了花生枣子桂圆,若玉想动一动,又想起要一动不动地坐着,等着喜娘们说下面的话。
陈嬷嬷已经走上前,秋兰急忙放下篮子,端起一边的合卺酒杯,陈嬷嬷在那高声说着:“喝了合卺酒,恩爱到白头。”
若玉的脸又微微红了一下,见身边的朱肃端起酒杯,她这才伸手拿起酒杯。这杯中的酒很甜,不过若玉只微微沾了沾唇。
二人放下酒杯,陈嬷嬷和李嬷嬷相视一笑,这会儿,礼就成了。要按一般的,这会儿就该让朱肃出去,好让众人贺他,但陈嬷嬷只对李嬷嬷道:“这会儿,也该去拜见国公爷了。”
李嬷嬷微微点头,就凑到若玉耳边轻声说了一句,若玉听到这会儿就要去拜见秦国公,而不是明早,不由有些迟疑。
李嬷嬷瞧出她的迟疑,又轻声道:“这会儿,您是朱府的人了,长辈们的意思,也只有听着。”
若玉了然点头,朱肃已经站起身,若玉也就跟着朱肃起身,李嬷嬷示意秋兰跟着若玉夫妻往外走,自己倒留在洞房内,好和独悠她们说话。
众人簇拥着若玉夫妻出去,李嬷嬷的神色才微微变了,对独悠她们道:“这会儿,大家都把侯府两个字给忘了,记住,你们是国公府长房二奶奶的丫鬟。”
按说这话,在侯府时候已经被叮嘱过,李嬷嬷这会儿又特地再叮嘱一番,独悠已经明白了,于是独悠轻声道:“这国公府,瞧来人虽没有侯府多,但这事儿,比侯府要多许多。”
李嬷嬷赞许地点头:“果真独悠你聪慧,你们要记住,不管出什么事儿,都要护住姑娘,至于旁人,就算是姑爷,也比姑娘退后一箭之地。”
绛离啊了一声,眼睛还在那眨啊眨,独悠已经拍拍她的手:“你不要去想那些什么夫为妻纲的话,我们是姑娘的丫鬟,只要护好姑娘就是。”
偌大一个国公府,上上下下的人算起来,总有七八百人,但若玉身边有的,也只有跟随她嫁进来的这些人,而独悠她们所能依仗的,只有若玉。
绛离似懂非懂地点头,李嬷嬷也笑了:“独悠说得是对的,不过也不必这么害怕,横竖,国公府也是要讲面子的。”
国公夫人和世子夫人这对婆媳的明争暗斗,李嬷嬷也曾隐约听过,不外就是世子夫妇觉得国公夫人太偏心小儿子,而国公夫人却觉得世子夫妇既然继承那么大的家业,必定也要照顾好其余的弟弟妹妹们。
说来说去,不过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各自身边都有下人,下人们各自有各自的心思,闹来闹去的,小事就变成了极大的事儿,再加上国公夫人身边还有那位很受她疼爱的苏瑶。
苏瑶虽说只是寄居在国公府等着到日子和朱三爷成婚,但一应待遇,和国公府的小姐们是一样的,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听说国公夫人私下还给了苏瑶不少好东西。这也是世子夫人不欢喜的地方,国公夫人明明有亲孙女,却对这个侄孙女百般疼爱。这世上,只要生出一点不平,那这点不平就会变得很大。
永平侯夫人管理侯府井井有条,这些糟心的事儿并没有,李嬷嬷是担心独悠她们在永平侯府时间长了,把秦国公府也当做侯府一样看待,到时候吃了亏,让若玉丢了面子不说,也是少了臂膀。毕竟,做人媳妇,和做人女儿是不一样的。
李嬷嬷在这叮嘱着她们,若玉夫妇已经走进国公夫人的上房,扑面而来的药味让若玉略皱了皱眉头,但她只是看一眼朱肃,也就低眉顺眼地跟着朱肃往里间走。
苏瑶站在床边,手里端着药碗,国公夫人正一脸忧心忡忡地看着秦国公,秦国公双眼紧闭,除了微微的起伏证明他还活着,没有任何动静。
若玉看到这样的秦国公,不由想起当初的冲喜之说,尽管朱府再三再四保证,并没有这个意思,但这会儿若玉瞧见,只觉得朱府说话也不尽实,这不是冲喜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