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用手指着头顶的几个电灯说:
“这些电灯是你们在大城市买的,
还是在什么地方弄的?”
因为这个事情是秘密,
崔更始怎么能够说呢?
而且他也曾经听领导说过,
不要打听这方面的秘密,
能够有物资使用就行了。
其实像这样的节能灯,
王大牙曾经先后分三次买了500万个,
都用特殊方式转移到陕北的窑洞里面了。
不管怎么用也是很难把这批节能灯用光的,
所以,崔更始哪怕是对雪夫斯基和喀秋莎说,
这些节能灯都是他们自己生产的,
他也是有充足的底气的。
雪夫斯基看崔更始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他感到更好奇了。
这时候郑欢庆就推了推崔更始,
崔更始就知道了,
然后,安排雪夫斯基和喀秋莎到贵宾室去吃饭。
到了那个贵宾室之后,
里面只有一张圆形的大桌子,
大桌子之上还有那种吊灯,
有很多装饰性的东西,
而且这个灯是一个南瓜形的形状,
利用遥控还可以让这个光,出现赤橙黄绿青蓝紫等等颜色。
这个吊灯一看,就不是陕北地区所能够生产出来的,
如果真是陕北地区,能够生产出这种唯美的吊灯,
难道他们真的掌握了不可告人的“黑科技”吗?
…………
有很多疑问在雪夫斯基和喀秋莎头顶盘旋,
但是他们也没有张口去问,
因为毕竟有一些事情必须慢慢来了解,
而且他们也是客人,
问的太多了,
主人也许会不高兴,
是不是啊?
在饭菜端上来之前,
雪夫斯基和喀秋莎都以为,他们今天只能喝小米粥或者吃一些咸菜呢。
但是端上来的食物让他们大吃一惊。
原来两个厨房的厨师,分别给他们端了一个大盘子,
大盘子上面是一个硕大的大列巴。
大列巴是苏联的一种说法,
就是一个很大的面包,
是长方体的形状。
而且在面包旁边还有一个小碟子,
碟子里面放着白花花的盐。
在苏联用大列巴和盐,招待远方来的客人是非常隆重的一种礼节,
没想到现在红军,竟然都用这种他们家乡的礼节来招待他们了,
可以说真正把他们当做贵宾了。
当然读者不要怀疑,
这两个大列巴,不是红军现场用烤箱烤制的。
而是王大牙在前不久在网上,看见了有一家网店专门生产这些大列巴的店铺,
然后了解了一些俄罗斯的民俗风情,
就买了10个大列巴,
然后又写了一张纸条,
说这些大列巴必须招待外宾,
而且在给客人端上去的时候,
必须在旁边放一点盐,
这样就能够显示出,对客人的高度尊重。
其实,雪夫斯基和喀秋莎不知道的是,
王大牙送来的那几个大列巴,其实都是用一个很大的塑料袋装着,
而且塑料袋里面的空气,都被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