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邮递员来给张阿公送报纸的时候,陆国安便向人家订一个月的海城日报。¨x*s\c_m?s_w·.?c^o·m+
海城一般有新政策发布,都会第一时间往上面刊登。
张阿公见状便问他,“你们家可没看报纸的习惯,你这是给谁定的?”
陆家人除了陆国英之外,都不是喜欢看书看报爱学习的人。
陆国安拿过他的报纸大概的扫了一下,“给我自己订的,阿公,你老慢慢看。”把报纸还给了他。
张阿公看着他上楼,“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上午,陆国安便打算去学校问一问乔乔入学的事儿。
虽然乔佳落户的政策还没确定,一家人留在海城的机会并不是百分之百,但陆国安两口子也不想再继续耽搁乔乔上学的事儿,要是一个月后才下来,总不能再耽搁一个月吧,再耽搁下去,这一学期都快上完了。
“等报完名,咱们再去商场买书包。”陆国安对兴致不高的闺女道。
乔佳晃了晃闺女的小手,“可惜咱们家的缝纫机不在,要是在,我就给咱们乔乔缝小书包和小笔袋了。~卡+卡*小¢说*网_ !更,新\最_全?”
“没事,商场上有卖的,听说还是港城那边流行的款式呢,咱们就给乔乔买那样式的,好看!”
乔佳一手叉腰,“你的意思是我做的书包没商场卖的好看?”
陆国安赶紧摇头,“我可没这个意思!你这不是做不了吗,可不就得去商场买嘛,不过,人家商场的的确好看,你说是不是乔乔?”
乔乔抬起头看看爸爸,又看看妈妈,知道这俩是为了逗她高兴,她张开小手,“爸爸背。”
陆国安立马蹲下来,“听我闺女的。”
附近的小学离得并不是很远,走路大概二十分钟左右就能到,这是像乔乔这样小孩子的步伐,要是大人,速度会更快。
一家三口,边走边聊,没一会儿就到了。
东子媳妇王秀就是在这所小学教书。
早上洗漱的时候陆国安便和东子提了一嘴,东子便和自己媳妇说了,让她到时候帮忙指引一下。
王秀上完上午的一节课,在办公室修改作业,办公室的窗户就对着大门,她时不时的就会抬头看一眼,刚改完一本放一旁,一抬头,就看到陆国安他们到了。<3+鸿/?*特o>小÷.[说¤网# ;免¨?¢费|>阅°a读,?
育才小学门口有一个和陆大河差不多岁数的大爷看门,见到陆国安他们带着孩子,便道:“这是迟到了不敢来,还要当家长的送?”
陆国安认出这大爷来了,“大叔,这么多年了,您还在这儿啊!”
他当年就读的也是这所学校,当时就一排房子,现在不一样了,又加了两栋,学校面积也大了不少,里面绿树成荫。当年就是这大爷看门,现在都还是他。
大爷没认出他来,这来来回回这么多学生,他哪里能认得完,毕竟这么多年了,“从这所学校开起来我就在这儿了,你是干嘛来的?”
陆国安笑道:“我当年读小学的时候也在这个学校上学,这不,现在送我闺女来入学。”
大爷听明白了,“现在才入学啊?开学都一个半月了你们才来?你们这些当家长的,心太大!一点儿也不关系孩子的学业。”
大爷撇撇嘴,拿眼睛瞄陆国安和乔佳,就差明明白白指责这两人不负责了。
陆国安笑道:“误会了误会了,我是知青,这孩子的户口昨天才落下来,这不,一落好,我们就赶紧过来了。”
“哦,是知青啊。”大爷明白了,知青返城的政策这段时间大家都在聊,就他家也有个才返城的闺女,他以为陆国栋和乔佳都是知青,便道:“还是回来好,这城里怎么着都比在农村强。”
大爷指着前面的二层小楼,“登记一下,你们自己进去问问吧。”
说罢,便让陆国安他们进去了。
才一进校门,王秀便过来了。
“我早上和校长提了一嘴,把乔乔的情况给她说了,她倒是没什么别的意见,就是怕乔乔耽搁太久,跟不上班里的学习进度,所以要看看乔乔的具体情况。”
王秀很快便带着他们去了校长办公室。
校长大概西十多岁,是位带着银框眼镜的女同志,见王秀带人进来,她的目光第一时间便落在了乔乔身上,“这个孩子就是要来插班学生?”
王秀点头,“对,这就是上午我和您提过的陆乔乔,她的爸爸是知青,户口昨天才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