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多出力···
反正他们两个就属于是那种占便宜没够,还蹬鼻子上脸的典型。
当时郝度元联合马兰羌和卢水胡的部族人马,开始进攻北地,并且仗着他们人多和鼓动宣传各胡族和汉族仇恨的优势,杀掉了北地的太守张损,然后进犯冯翊。
郝度元攻打冯翊的目的很简单,因为他哥是被当地的都尉杀掉的,于情于理,都必须要打下这座城池来为他哥哥报仇。
当然,这只是一个原因。
冯翊当时驻守的太守叫欧阳建,这哥儿可是一个牛人。
牛就牛在,他什么事儿都不管。
欧阳建是一个典型的油瓶倒了都不想去扶的人,虽然他的舅舅是大名鼎鼎的富豪石崇,但是由于朝政腐败黑暗,欧阳建也是对官场仕途心灰意冷,很多事情他是有心想管,但是又觉得自己改变不了,所以索性采取了混日子的态度来对待。
郝度元带领的少数民族部队浩浩荡荡杀到冯翊城下,欧阳建象征性的组织当地守军抵抗了一阵,然后就被打败了。
欧阳建失败之后,朝廷又新派了另外一位大将来征讨郝度元的部队。
这个人叫解系,为人相当正派。
当时朝廷听闻匈奴郝度元联合西北各部落胡族叛乱,于是决定派征西将军赵王司马伦前去平定和解系一起
去平定叛乱,结果司马伦的心腹孙秀一直和解系争夺军事指挥权,经常互相上奏疏打对方的小报告。
朝廷自然知道解系的为人品格,所以当即绝对召回司马伦和他的部队,改由解系全权讨伐郝度元叛乱。
结果···
元康六年(公元296年丙辰)八月,解系的部队被郝度元击溃。
解系的失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好人不一定就是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好人。
郝度元在击溃解系的部队之后,起义部队得到极大的鼓舞,秦雍(位于今陕西凤翔县境内)一带的氐族起义部队和其他羌族部队也纷纷响应和加入郝度元的起义部队。
虽然人多了,但都是各自为营,根本不能拧成一股绳去作战。
郝度元意识到,此时他们的部队需要一个统领。
可纵观当时郝度元的少数民族部队之中,大部分领袖都是跟着凑热闹加进来的,根本难堪大任,而现在他们的部队最需要的是一个有绝对实力的统领,而郝度元转了一圈之后发现,只有一个人符合这个条件。
齐万年,这个故事的真正主角,当然也是北地郡氐族首领,不光部族实力强劲,而且为人也很果决和毒辣。
就这样,郝度元联合诸胡族部落奉齐万年当皇帝,带兵进攻泾阳(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
面对已经称帝的齐万年部队,西晋朝廷派梁王司马肜、安西将军夏侯骏,前去征讨齐万年。
夏侯骏是魏国夏侯渊的孙子,和汝南王司马亮有姻亲关系,属于是典型的朝廷贵戚。
除了夏侯骏被任命之外,朝廷还任命御史中丞周处担任建威将军,卢播担任振威将军,随军一同征讨。
卢播是司马肜的亲信,此次征讨,派他去司马肜自然很乐意,但是朝廷派周处来,却是司马肜背后出的主意。
一个是自己的亲信,一个是自己的政敌。
周处是吴国鄱阳太守周舫的儿子,年轻的时候属于是典型的社会问题青年,经常在乡里闹事,惹得乡里百姓对他是深恶痛绝,当时乡里的百姓把南山的猛虎(应该是华南虎),长桥的蛟龙(应该是长江流域的扬子鳄)和周处并成为三害。
后来周处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也觉得自己之前做过的事情太过于可恨,于是决定痛改前非。他先是上南山射死了猛虎,然后又到长桥下与恶蛟搏斗了三天三夜,平定了这两个让百姓忌惮的恶兽。
这个故事后来也慢慢流传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周处除三害。
史书中的周处不仅敢上山搏虎,下海擒蛟,而且还敢向黑恶势力挑战。
周处在担任御史中丞的时候,就曾经弹劾过梁王司马肜的违法行为。可能也正是因为周处不畏惧权贵的正派作风,导致他后来被司马肜算计。
当时的中书令陈淮看到朝廷派梁王司马肜
和夏侯骏担任部队统帅前去征讨齐万年之后,积极上表发言,向朝廷陈述了派夏侯骏带兵的危害。
陈淮虽然和夏侯骏虽然没有仇恨,但是他明白一个道理。
夏侯骏这种拥有贵戚身份的人去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