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败寇列传 > 熊虎草莽卷_隋—王薄传(上)

熊虎草莽卷_隋—王薄传(上)

君子之腹。

所以,高元爽快的拒绝了隋炀帝的请求。

隋炀帝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大为震怒。

“好心请你你不来,你这给脸不要脸啊,那好,既然不给脸,那我就揍到你服气为止。”

愤怒的隋炀帝当即下命令给幽州总管元弘嗣,要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在东莱海口(位于今山东龙口市)造出三百多艘战船。

如果是换别的官员来办这个事情的话,隋炀帝可能还觉得没有效率,但对于元弘嗣来说,隋炀帝是非常放心的。

因为这家伙办事很有效率。

当年帮着隋炀帝营造洛阳的时候,元弘嗣硬是逼的老百姓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修建起了洛阳城。

如果说他是好官,那绝对是扯淡,因为不爱惜民力的官员,政绩再好也是枉然,但如果说他是昏官,也不对,从办事效率上来说,元弘嗣绝对是称职的官员。

只可惜,这种人对于老百姓来说,简直就是魔鬼和灾难。

隋炀帝的命令下达之后,元弘嗣自感升官发财的机会再一次来到,于是便征调大批民夫前往东莱海口造船。

为了加快进度,元弘嗣下令让民夫日夜赶工,而且一刻都不能休息,如果稍微停一下,一顿鞭子肯定免不了。就这样,民夫们只好整整一天都站在水里修建战船。

据史料记载,当时大批的民夫因为没日没

夜站立在水中,导致腰部以下全部生蛆,整个人最后上岸的时候,只剩下上半身还算比较健全,下半身已经完全腐烂。

更可怕的是,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民夫因为疲劳和疾病死在修建的途中,而每天运尸的车辆也是络绎不绝。

如此的盛世,竟要靠人命来堆积,即便是再辉煌,也终究是昙花一现。

除了不惜民力赶工修建战船之外,隋炀帝还搞起了募兵。他先是下令从江淮地区征调了一万多水手,三万多弓弩手,另外,还从岭南地区征调来了一支特殊的部队。

排镩手!!!

这支部队是只有在岭南地区才有的特殊部队,这支部队中的士兵,一手拿着盾牌,一手拿着短枪,再结合岭南人彪悍的战斗力,简直就是隋炀帝找来的一支特种兵部队。

人马有了,接下来,该张罗作战的工具了。

隋炀帝金口一开,先是让河南,淮南,江南地区督造作战的戎车五万多辆送到高阳(位于今河北保定市高阳县),另外作战的服饰和大帐,帷幔等物资几乎可以用无数来形容。

物资也有了,接下来就是后勤的事儿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后勤不一定能打赢,但没有后勤,这仗肯定打不赢。

隋炀帝作为一个聪明的皇帝,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决定从河南,河北这几个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抽调大批民夫前来支援前线的后勤工作。

一般情况下,这种民夫大都在前线帮着搬运粮草,负责做饭,一旦前线人马损失严重,这帮倒霉的民夫还得充当起士兵的角色,上战场杀敌。

如果说他们是临时被召集起来的,那完全可以用临时工来形容,但悲催的是,这帮民夫比临时工还要可怜,因为他们不仅要卖力,还得卖命。

为了保证军队的粮食,隋炀帝特别派人从洛口,黎阳等地的粮仓运来粮食,直接运送到隋炀帝的目的地——涿郡(位于今河北保定市涿州市)。

当时运送粮食的船只都已经排出了千里之外,可见其阵势的恐怖。

如此大动静的折腾,怕是再厚的家底也有祸祸干净的一天。

但是隋炀帝似乎并不在乎这些。

他要的是结果,要的是高句丽向自己臣服的结果,所以,他并不在乎过程经历了些什么。

当时隋朝的经济实力非常的强大(注意,是非常),隋炀帝能这么大动静的闹腾,绝对不是无底线的败家,而是在承受能力范围内做的举动。

但凡事都有个限度,所谓物极必反,就在隋炀帝信心满满准备出征高句丽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怎么说呢?这件事情,发生的还真不是时候。

山东河南遭灾了!!!

后果有多严重呢?

基本上三十多个郡县无一幸免,全部成了汪洋泽国,而且河南偃河的底柱山出现崩塌的

情况,河流一直逆流了数十里地,几乎淹没了周边所有的村镇和农田。

很多人都听过一个成语,叫中流砥柱,指的是可靠,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