帜和官府硬碰硬那就什么就好说,这次虽然官府气势汹汹,但是队伍中作为主要武力的厢军是什么货色他心里清楚得很。
到时候只要瞅着机会,他李甲就打算带着自己的手下暗地里给这帮厢军下一记狠手,只要不把带队的文官搞死了,事后捏造一个过得去的借口,再随便交一些人出去顶罪,这事基本就算完结了。
在李甲的心里,这潍州地界还真没有能让他将入口的肥肉再吐出来的角色。
更别说李甲不仅没打算交出已经侵吞的光明商行的产业,就连这回李浩然搜刮的大批金银物资都已经被李甲视为囊中之物了……
………………
从昌乐北边青龙镇到没命社的地界也就一百里左右的距离,可就是两天就能走到的路,硬是拖到了第三天的傍晚,众人才将将到了没命社所存在的一大片山区的山脚下。
这种行军速度自然让急于建功的李大相公一百个不满意,所以这将近四天的时间内,掌管厢军的侨中被骂的狗血淋头。
侨中内心无比的明白,速度慢的原因完全是因为李通判的随意和李通判所带的箱子太多。
作为一名军人,侨中怎么也想不通,这些个号称满肚经纶,知书达理的文官为什么总是把行军打仗视同儿戏?为什么关于几百号人预定好的行程他说改就改,说变就变?
一路上这位李通判想走就走,想歇就歇。浑然不顾如花的山水美景后边是不是埋伏着一帮手持利刃的贼人;为了他自己睡好午觉,更不管夏日里行军要趁着凉快,而是在没有日头的宝贵时间里,硬是让几百号人护卫着他在树荫下乘凉入梦……
好歹忍气吞声,咬牙切齿的忍耐到了目的地,侨中强忍着身体的疲惫安排好几百号人的扎营后,伏低做小的弯着腰去军帐中请示明日的作战方略,却又被喝的醉醺醺而急于睡个好觉的李浩然大骂而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