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看看,与那女子说上两句话。见不到时,心中便有些失落,只盼着张家多些衣服洗。
过了半月,班超一连多日没有见到张家姑娘,颇为沮丧。黄询告诉班超,张家姑娘属意于他,只是班家迎亲前,需准备聘礼,购置一处独立宅院。班超惊奇,张家姑娘何时见到自己。黄询道,张家姑娘先前从不洗衣服,只是为了见他才每日下午到河边。班超恍然大悟,适才还奇怪,张家姑娘住城东,何以水中皓月般穿戴到城南洗衣服,原来是有意而为之。
虽是知道了病因,却恨无良方,想自己在洛阳衙署行誊抄之事,每月所得收入低微,又何来钱财置办田宅。
想起母亲近日愁容满面,两鬓又增白发,班超忧从中来。
郁郁回到家中,班超见班固着官服躺在摇椅中闭目,神情洋洋。时班固在朝中任校书郎,编撰世祖本纪,文采受明帝所重。
班固听到脚步声,睁开了眼睛,笑道:“仲升赏柳回来了!”班超不理班固,见石桌上有一杯茶,取来喝了。
班固站起身来,说道:“仲升这是怎么了,何以气成这般?”
班超道:“无碍,只是一时沉郁罢了!”
班固道:“听母亲说,城南贾三姑为你寻了一门亲事,你每日去城南赏柳,可有所得?”
班超没好气道:“致知说那张家要我在纳采前置办一处宅院!”
班固笑道:“我当是何事,莫要烦恼,我告诉你一件喜事!”
“何喜事?”
“你先为我倒茶!”
班超闻言,为班固倒上一杯茶,双手敬送给班固。班固接过茶水,喝了一口,说道:“前几日,皇上命我撰写几篇诏令,今日诏令撰写完毕,圣上甚是满意。看完诏令,皇上问你现在何处任职,为兄受宠若惊,据实回答,说你现在洛阳府衙誊抄文书,侍养家母。圣上想起昔日我下狱之时,你为我喊冤,知你有胆略、通笔墨,诏你到兰台任职,以承父业,圣旨不日下达!”
科举制度生自隋唐,两汉之时,庶民没有升迁之道。班彪去世后,班固居于扶风,精研典籍,点校父亲史料,不想竟为他人举报,被收在京兆狱。幸得班超诣阙上书,得明
帝召见,还班固清白,得释狱中。明帝惊奇班固才华,诏其至校书部任职,想来明帝便是那时知晓班超的。
班超听闻固言,甚是激动,当下向未央宫方向伏地九叩拜,口中呼喊:“天恩浩荡,吾皇万岁!”
班超将日前在风闻天下相遇窦固一事说与班固,道窦固形貌魁伟,姿态端庄,举止间有将帅之风。班固甚为好奇,让班超详细道来,班超俱都说与班固,班固叹气道:“窦驸马才华横溢,品貌俱佳,只因是窦穆的堂弟,受到牵连,于永平二年被圈禁!”
班超大惊,问班固详细情由,班超据实说与班固。
原来,窦融年老返乡,其子窦穆横行乡里,不遵法度。有一次,窦穆看中了一名有夫之妇,这位女子的丈夫是六安侯刘盱,于是他假称阴太后的诏书,命刘盱休掉其妻子,并嫁给自己。刘盱妻子上书给皇帝,具言窦穆不法,明帝大怒,将其下狱,与其子窦宣死于狱中。窦固年少时,娶涅阳公主,为黄门侍郎,窦穆下狱后,窦固受到牵连,也被圈禁。
班超登时醒悟,无怪乎窦固形势如此隐晦,一直居于雅间,原来是偷偷出来。班固叹道:“矫诏乃是重罪,窦固受此牵连,只怕再难翻身,更何况他又是外戚!”班超不言。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偏好事有时也会传千里。班固的诏令尚未送至班家,却已传到了贾三姑耳中。这日一大早,贾三姑推开了班家的门,时班母已经更衣起床,班超与班固尚在梦中。听闻院中有争吵,班超与班固穿上衣衫,从房中出来,见班家院中坐满了人,贾三姑列坐其中。
贾三姑道:“仲升的婚事是我先应下的,我已经许下了张记药铺的姑娘,你们谁也争不得。”一名体型微胖的妇人道:“你许下有何用,未经六礼,概不作数。”
另一名妇人,唇下有一颗黑痣,识得她的人都叫她痣婆,痣婆道:“就是,我听说那张家还要独立宅院,仲升孝顺母亲,侍候老夫人,忠孝两全,女方为何偏要一宅院,成仲升不孝之名!我给仲升,哟,口误,是班大人,我给班大人说的这家女子,家里做的是布匹生意的,皇宫里的皇后、妃子与宫女穿的都是这家人送进去的,生意做的大着呢,女方说了,不要班大人买宅院,只要班大人高兴,愿意倒送一座!”
贾三姑道:“你知仲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