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又望着新任的尚书令。
庾亮朗声言道:“陛下,太傅之言,臣不敢苟同。所谓除恶务尽,若苏峻真是恶人,必须要除之于萌芽。如真的安分守己,那又何惧稽查特使?”
这话听起来好像没什么毛病!
庾亮又道:“臣以为,必须要打压一下他们的戾气,以儆效尤。否则今后陛下的威严何在?朝廷的法度何在?”
成帝左右为难,看看王导,又看看庾亮,折中了一下,言道:“那等三月之期届满后再看吧。”
郗鉴此时才悟出道道!
半个月前庾亮在徐州说朝廷要有大的人事变动,说的就是此事。难怪庾亮言之凿凿,原来他早就知道了此事,或者是背后都内定好了,今日的朝会不过是走过场。
难怪今日朝堂上群臣避开新政不谈,就是怕刺激这位新任尚书令!
而且,王导请辞,群臣哑口不言,表情宁静,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肯定是事先有人吹过风。
是谁呢?
就是庾亮!
郗鉴发现自己后知后觉了,用愚钝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此刻才明白了原委。
庾亮不顾疲劳,往返千里跑到徐州就是在吹风,在拉拢,在探探底。而且,自己还敢断定,除了徐州,庾氏兄弟肯定还去过不少州郡,一样的口吻,一样的目的!
殷浩探亲回来,他所说的京中流言不是空穴来风,是有人故意散布的,目的就是试探一下朝野的反应。
现在看来,这条流言的来源不是青溪桥就是崇德宫!
“恭贺大人步步高升!我等愿竭力听候驱遣。”
“大人身兼三职,实乃朝廷擎天玉柱!”
“大人荣任尚书令,实至名归。还望庾大人今后多多关照下官,关照敝州!”
“好说,好说!”庾亮被同僚团团围住,沐浴在春风中,欣喜道:“诸位,清查流民之事还望鼎力相助,宁可枉纵,不可遗漏。”
“我等悉听钧命!”
郗鉴惦记着桓温的那番话,心里忧虑,担心自己一人之力太轻,说服不了庾亮,因而拉着温峤说起此事。
他知道温峤和庾亮私交很深,结果温峤也有同感,二人并肩而立,静静等待,因为庾亮被围得水泄不通,实在挤不进去。
终于,庾亮从人缝中瞧见了他们,满脸堆笑,依依不舍的打发走诸人,迈着轻快的步伐走来。
温峤的面子,他不能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