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事情基本解决了,由于武秀荣的公开示好,陆续有侨胞回到大陆开办工厂,不可避免有些人嫌西北太遥远,选择在沿海开办工厂。
由于中央的及时转向,人口政策并没有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调整后的政策虽然惠民力度减少了,但也更加符合实际了。
让地方政府有余力承担,武秀荣下放政策调整权力很快有了回应。
一位定边老区的县长请求借着这次机会进行一次人口普查,武秀荣欣然接受。
于是联合政府第一次人口普查轰轰烈烈的开始了,由于各地区最终统计出数据的时间都不一样,所以在4月份才完成了当前领土范围内的人口普查工作。
武秀荣看着这557万3369人的数据直皱眉,这也太少了!
西北毕竟是地少人稀的地方,这还是把新疆青海甘肃都加上才这些人,中原地区一个发达的县就几十万人。
人口就是生产力,人口数量不足就不要提发展了。
当然现在的人口数量没有问题,武秀荣只是希望人能再多一些,更容易选拔出人才。
于是甘肃旁边一个狭小的省份受到他的关注,它就是宁夏。
宁夏位于黄土高原,干旱少雨,两山夹一河,宁夏平原因为贺兰山脉的阻隔,防止西伯利亚冷空气和乌毛素沙漠的侵袭。
地形位置优越的宁夏平原是发达的农业灌溉区,人口密集。
宁夏处于古代传统意义上的河套地区,被称为塞上江南。
这样的宝地在1911年11月19日宁夏会党起义之后,一直宣布独立。
实际上宁夏会党实力弱小,把本地的清军驱逐出去之后,一直固守本地,也没有对外扩张的实力与野心。
像这样没有争霸潜力的地区自然会选择归附一个强大的势力,而武秀荣领导下的联合政府实力就非常强,所以宁夏都督孙延寿对于加入联合政府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而且在宁夏的回族都比较老实,可能是看到同胞的惨状之后选择了安分守己。
宁夏的邻省实力更强的陕西对于加入联合政府这个事还有些迟疑,总是在联合政府与北洋政府之间摇摆不定。
武秀荣暂且先不管陕西的事,先把宁夏拿到手再说。
于是在3月15日,一支中央代表团出访宁夏,收到当地官员的热烈欢迎。
此次来宁夏就是正式商定归附条件的事,宁夏连接蒙古陕西甘肃,农业条件优渥,也有矿产分布,且多为平原开发难度低。
至于沙漠,武秀荣表示治理沙漠的难度与其他国家相比很容易。
这也是偶然发现,在科技矿井的矿石转移目录,地下水资源赫然在内。
要知道即使是干旱的撒哈拉沙漠,也是有地下水的。
完全可以在需要治理的沙漠边缘利用科技矿井开采地下水,营造一定规模的淡水湖泊,然后利用湖水养活第一批种植的耐旱树木。
防沙固林在最开始一定要种植耐旱植物,比如胡杨,梭梭树,沙荆等,灌木相较于乔木更易成活。
其实有科技矿井这种黑科技种植什么树都无所谓,但是顾及到矿井的弊端,以及沙漠的蒸发量,还是选择耐旱树种种植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