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数年不改心迹,掀起朝堂腥风血雨固然不完全是为了深爱的女子,而到最终,他甘愿为那女子付出手中一切。
郗骁绝对是最出色的将帅、权臣,但绝不是合格的政客。
不,郗骁甚至根本就不是政客。政客绝对不会因为儿女情长放下权势,性命就更不要提了。
是真的。这是一个甘愿死于沙场、官场或情场的人,至情至性。
任何一种选择,不过取决于时间、际遇。
郗骁有绝对的优势,也有绝对的弱点。
而这样的人,恰恰是萧仲麟甚至任何一位帝王最需要的左膀右臂。
“走出这御书房的时候,你仍是朕的摄政王,绝非罪臣。”萧仲麟取出一道密旨,起身走向郗骁,递给他,“你关押贺家人等,对赵家父子动刑,都是朕授意为之。谁人问起,用这道密旨答对。”
郗骁接过密旨的时候,难以掩饰眼中的惊讶之色。
“此外,沈令言仍是影卫指挥使,朕还要她继续查证那桩悬案。”萧仲麟笑微微的,“至于你,日后要按照朕的意思,按部就班行事。短期内,有人会赞你大义灭亲;但到最后,你少不得落个六亲不认的名声。摄政王,受得住这些么?”
郗骁不由自嘲一笑,“罪臣自然明白,不论是最先想到的下场,还是皇上此刻安排的出路,都少不得落个六亲不认的名声。”
萧仲麟转身回到龙书案后方,“六亲不认无妨,对得起这些年追随你的将士就好,那些因兵部罪行埋骨沙场的人,朕与你,都欠他们一个交代。他们已死,无可挽回,但是他们的至亲,该得到朝廷应有的抚恤、更好的处境。”
郗骁想到自己亲身经历的惨重伤亡、无辜丧命的将士,心中酸楚至极。
的确,那些无辜丧命的将士,甚至没得到朝廷应有的抚恤——彼时国库空虚,户部能拨出的银两有限——这是就算天下将士齐心造反都不能改变的事实。他与裴显铮等人尽量帮衬那些已故的战友,但是,能帮的终究有限。
萧仲麟手撑着龙书案,凝视着郗骁,“那件事,朕有七分过错,余下三分,是你郗王府之过。”
郗骁黯然点头,“皇上言重了,归根结底,那件事是郗王府之过。”在昨晚之前,他一直认为那是皇帝、太后的罪责,看到贺戎、赵鹤的口供之后,才知道先帝、父亲、太后才是罪魁祸首。是他们,助长了兵部那些人的贪婪与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