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沉甸甸的麦穗将麦秆压弯了腰,稻田里像是铺着一层层的金子一般,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
地里的庄稼好,新华村的村民们脸上都洋溢着笑。
要说笑得最灿烂的,一定是徐郎中了。
纪家来提亲了,带着丰厚的聘礼来的。
团圆后的纪家家底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厚实了起来,宅子有了,铺子有了,也明确说了要在宁州定居下来。
徐芸芸的心思,徐郎中是知道的,所以两边都有意思的情况下,这事儿就很顺利的定了下来。
八月十八,徐芸芸出嫁。
接亲的时候,纪炜骑着高头大马,倒是着实把
接亲的人已经到门口了,徐苹苹将盖头替徐芸芸盖上,说道:“可惜爹娘如今不方便,枫弟也不在,家里不能给你热热闹闹的办了。”
堵在门口挡着纪家人的还是以姜老三为首的姜家人呢。
徐芸芸微微一笑,眸子垂下,淡淡道:“会好的,大姐,都会好起来的。”
徐苹苹点头,“是,都会好起来的,你这往后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红红火火。”
说完,徐苹苹将盖头给徐芸芸盖上,抢亲的人已经冲进了院子里。
两人进了徐家的堂屋,徐父和秦氏坐在上位,徐父经过姜沅沅一段时间的针灸,能够开口说话了,咬字比之前清楚了一些,认真听是能够听得懂的。
他的话在这两天已经默默地练习过千百遍了,所以在场的人都听明白了。
“芸芸,进门后,要好好侍奉夫君,孝顺公婆。”
“纪炜啊,我家芸芸就烦你多体谅照顾了。”
看着眼含热泪的父亲,徐芸芸哽咽着和纪炜给徐父磕头。
小两口又侧着身子看向了秦氏。
今日的秦氏看着倒是挺正经的,眉眼之间没有傻气,她看着小两口,竟然也红了眼眶,说道:“你们都要好好的啊。”
秦氏说完话,徐芸芸和纪炜又是一个磕头。
赵氏忍不住和小声姜老二嘀咕,“真是奇了?这是冲喜把秦桂花的傻病给冲好了?”
姜老二也觉得新奇,但一想,冲喜嘛,可不是能把病冲好的嘛。
“早知道这样能好,还吃啥药啊,”
赵氏白了姜老二一眼,“你是说咱元宝的医术不行?”
姜老二一皱眉,“你扯哪儿去了。”
徐家嫁女热热闹闹的过了,比纪炜骑马迎亲更让新华村村民津津乐道的是秦氏的病竟然好了。
原本痴痴傻傻的秦氏在徐芸芸出嫁以后忽然就正常了。
村民们都说是徐芸芸嫁的好,这门亲事在神仙那里过了眼,这才把秦氏的毛病给治好了的。
姜沅沅对此一笑而过。
不管是什么原因吧,秦氏好了,对于徐家此时来说也是好事。
徐芸芸出嫁去了县城里,徐苹苹要时常帮着姜沅沅做药膏,徐郎中年事已高,照顾徐父的重担便落在了秦氏的肩头上。
若是以往,照顾徐父这种不能行动,没有自理能力的人,秦氏早骂的全村都知道了。
可病好之后的秦氏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姜沅沅去给徐父扎针的时候,见秦氏照顾的还挺细致。
待人接物上,秦氏也像是一下子开了窍,也不说有多圆滑,多会处事,但比起之前那泼辣的样子可好了太多了。
新粮下来以后,百姓们的日子总算是好过了一些。
至少不会被饿死了。
朝廷如今已经是名存实亡,邱敏是向着萧长弈的,自然是不会再帮朝廷征收赋税。
再说了,这一场天灾人祸已经够难了,这个时候再增收赋税,那百姓们的日子到了冬天又会难过起来。
得知这一年的新粮大家可以都留在自己的口袋里,宁州府的百姓们个个都兴高采烈。
新华村的情况更要好一些,姜沅沅当初的佃租要求几乎人人都达到了,最少的也能
粮食有了,孟氏便让姜老大去找人买了四头猪崽子和一筐子种蛋,准备重新捡起自己的养殖事业。
姜沅沅见了后,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按照佃租的方式让村里的村民们养猪和养鸡鸭鹅,猪崽和鸡崽子鸭崽子她来提供,养大以后依旧是六四比例分。
当然,鸡鸭鹅家禽会下蛋,这一部分也按照这个比例来分。
姜家有饭馆呢,鸡蛋鸭蛋什么的,不担心消耗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