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的字画,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观看方式。
即便这样,它也能把你拽回画中意境。
今天的这顿艺术大餐,可谓是吃的饱饱。
接下来,就该收画了。
一张一平尺见方的小画,引起了张叔的注意。
设色纸本的一张仕女画,几片残荷、几根翠竹,撑起了画面的整体背景。
荷,是已经衰败的荷。
竹,是那随风摇摆的风中之竹。
竹叶前实后虚,与岸上之竹、水中之荷相邻的天水一色不远处,淡淡的罩了几笔浅浅的石青色、很浅但天水一线。近处竹子生长的陆地部分,则是用拖泥带水皴法混着石绿色,泥泞一般的晕染出颜色的浓淡。在不远处的地面上,更是借着这泼散开来的石绿,染了几笔藤黄。还采取了部分留白的处理方法。
一下之间,景色就出来了!
主角儿该登场了。
只见一弱柳扶风的纤细女子,人面桃花、细长眉是柳叶眼,惊鸿一瞥的扶在本就瘦弱的竹竿之上。随着风,与竹竿一同向左倾斜。那青萝的衣衫、风中舞姿的裙摆,一股魅韵散发在纸张之上,太过生动倒是不好描绘从画面中散发出来的那股气了!
这是一张海派大家胡征的真迹!
线用的太绝了!
正圆、椭圆、弧线,笔笔均匀有力,长短线并举、几不见墨痕,像是长在人身上一样的自然。
正是因为曾经创作过传统京剧题材的大部头连环画,千锤百炼、才有这样的功底!
都说是明代仇祖画的人物仕女最绝。近百年来这天下第二,落在胡征身上、实至名归。
名家真迹大作,展现在眼前的时候、总能给人豁然开朗,眼前一亮的感觉。
张叔把这张拦下,单放出来。看得出来,想收。
向天见此,也喜欢的不行。但出于职业素养、江湖规矩。所以没有说话,只是眼睛在频繁的看向张叔、偶尔的眨动几下。像是在发送某种信号。
老朋友之间用不着这些。见到此刻的画主人,对向天的这些小心思并没有在意。只是微微一笑。
说道:“喜欢这件啊?怎么样?画的棒吧?”
张叔点点头,真诚的说:“别看尺幅不大,乾坤大。这张东西够瞧的。多少钱?”
嚯,倒是真直接。这样的问价方式,在传统的古玩行里、怕是没有三十年的友谊,是不能这么问的。
“这是我十多年前,在杭州的文物商店买的。当时价格不贵。”藏家说道。
文物商店,即国营经营艺术品的专门商店。在拍卖这个行业未兴起之前,文物商店销售文物、是市场流通的唯一形式。
同样,那会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文物商店,闭眼买,都是真品。
“一万吧。”
张叔一听人家的出价,心中没有丝毫波澜。直接把画拿过来,顺手递给了向天。示意放在一边,等会结账。
魁先生细心的提醒着:“这画的购买收据我还保存着,等会一并找出来给你们。”
国营库出,原始的购买凭证尤其重要。这就相当于书画的身份证,一看、就验明正身了,摇身一变、不管在懂的、还是不懂的人面前,都是流通的硬通货。有了这重身份的加持,贵者更贵。为日后能卖个好价钱,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