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小说网 > 穿越回古代,不拼怎么行 > 第十九章 教头

第十九章 教头

陈嗣得到书册,如同得到至宝,在一天的操练结束后,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书册,细细研读。

《武经总要》分前、后两集,每集20卷。

前半部分介绍古今战例,将军事制度、军事组织、选将用兵、阵法、山川地理等军事理论和规则。其中前集的二十卷详细反映了宋代军事制度,包括选将用兵、教育训练、部队编成、行军宿营、古今阵法、通信侦察、城池攻防、火攻水战、武器装备等,特别是在营阵、兵器、器械部分,每件都配有详细的插图,这些精致的图像使得当时各种兵器装备具体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是研究中国古代兵器史的极宝贵资料。

后半部分介绍阴阳占卜。后集20卷记录有历代用兵故事,保存了不少古代战例资料,分析品评了历代战役战例和用兵得失。

陈嗣点灯夜读,每一处细节都仔细琢磨,同时也不断的回忆前世所看的各类战争解说,特别是古代战争方式和一些战斗过程。

不得不说,编辑这套《武经总要》的人也是厉害,能把战争中的各类兵器的使用,战法的应用写的很透彻,有这样一套书籍,文人也能做到知兵事,能打仗。

可对于陈嗣来说,这本书补充了他对古代军队的认识不足,了解了古代军队从训练,行军,安营扎寨,攻防两端的具体操作。

但陈嗣也感觉到,这本书中的作战方式有些呆板,特别是军阵的应用和相应的作战思想,这些又不得不说到大赵朝以文治武,防备武人作乱的政策,究其原因是因为大赵朝从开始就得国不正,欺负孤儿寡母。

所以从大赵的官家到下面的文臣,没有一个是对武人放心的,总是限制武人,可打仗又要让武人上,所以就整了这么一出。

不过,总体来说还是一套极好的武学教材,至少依照这套书籍练兵,行军,安营扎寨,结成军阵都是没问题的,只要作战的时候能够因地制宜,灵活变换,还是很不错的教材。

一夜未睡,陈嗣并未觉得困倦,经过一夜的学习和大脑风暴,陈嗣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找来笔墨在书册的相应位置记录着自己的想法。

待到集合操练的鼓声响起才放下毛笔,走出门去。

陈嗣是住在军寨中的,他和李大牛以及之前一起护送路昭的六人都住在军寨中。陈老大已经在镇上购置了房产,接陈王氏和女儿过来居住,李铁匠平时没有操练任务都在军寨外的铁匠铺,炉子已经支起来有几日了,现在李铁匠基本上以打造兵器为主,相扑的教学已经由陈嗣和李大牛接手。

其他在此接受训练的乡兵也都暂时在军寨居住,只待一个训练周期结束后再各自回家。

来到寨子在的校场,一众乡兵已经集合完毕,但并未开始训练。陈嗣知道,这是在等路昭,今天路昭要将新来的教头介绍给众人认识。至于陈老大,他现在是弓箭教头兼着武知寨,只是暂未下达任职文书。

没一会路昭便带着两人来到校场,登上高台,又召陈老大,陈嗣,李大牛三人上了高台,对着台下一众乡兵介绍起两位新来的教头。

“诸位,这些日子诸位训练的不错,弓箭相扑都有长进,我很欣慰,特意为诸位准备了肥猪两头,以犒劳诸位”

“谢过大人”台下众人齐呼。

“除了犒劳诸位外,我还为诸位请来了两位新教头”路昭继续说道,指着身边的两个昂藏大汉对台下众人介绍道

“这两位,一位是西山路西军的刀盾教头周进,一位是西军枪棍教头王宁”

“周教头在去西军任教头前,是京都御拳馆人教头,教出的学生遍布整个京都禁军”

“王教头更是御前金枪班直出身,一手枪棍功夫极为了得”

“两位教头都是名满天下的高手,本官是费了好大的劲才请来做尔等教头,但时间不会太久,望尔等一定要跟着两位教头用心操练”路昭对着一众乡兵说道,随后便让众人开始操练,也让两位新来的教头对这帮乡兵有个了解。

陈嗣和李大牛下了高台,带乡兵们开始操练,自从他俩开始接手操练任务起,乡兵便被分成两波,一波是弓箭射的好的,一波是相扑技术好的,这是陈嗣的注意,他觉得乡兵训练不能要求千招会,而是要一招精,在一招精的同时可以在学其他的。

陈嗣受前世信息的影响,觉得火力覆盖和贴身肉搏是同等重要的,所以要求弓箭好的也要练习相扑,相扑好的也要练习一下弓箭,这样以后到了战场上,可以自由切换攻击方式。

路昭带着周进,王宁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